来源:盖世大V说 时间:2019-03-29
近日,大众集团CEO迪斯、戴姆勒集团CEO蔡澈以及宝马集团CEO克鲁格进行了一场40分钟的电话连线。
而在这场通话结束之后三巨头一致认为,电动化是移动出行的唯一选择。
也就是,这个电话会议让德国三大车企在技术路线、电动车前景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彼时,德国汽车企业在应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挑战时,比起中国、美国等市场表现得更为慢热。
随着三巨头达成共识之后,将开始在全球电动车领域展开一场毫无顾虑的冲刺,这或许会让整个电动车赛道都为之颤抖,而首当其冲的,无疑是中国电动车市场。
德国人为什么到现在才“下定决心”?
随着三家车企高管的电话会议的披露,我们都可以看出,无论车企主动还是被发展电动化,汽车电动化路线已成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对于目前三家车企来说,发展新能源车似乎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究其背后“逼迫”德系企业新能源战略快速落地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新能源已成全球市场发展的潮流,车企希望全球统一化去做,尤其是在中国电池技术提升的情况下,各大车企都希望优先抢占市场技术高地。
因此,这三家车企希望积极的推动汽车电气化进程,从而形成产销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率先进军中国政策补贴所培养出来的消费市场。
其二,对于这三家车企来说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车企自身的成本不可能再去支撑新能源与燃油车双路线的发展。
比如提升燃油车动力效能的成本,可能要远远大于提高新能源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成本。
其三,来自中国双积分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新能源市场以“双积分政策”为动力进行强制性推行,这导致包括这三家德系车企必须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而要短时期内满足,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都不可能达标。因此,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成为车企在短期之内实现双积分的必经之路。
综合这些因素,才是影响德系车企“齐心”投入电动车产业的重要原因。
中国车企所面临的“德系挑战”
目前,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自身优势仍然较弱。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购置新能源汽车排在前三位的动机是燃油车车牌受限、燃油车限行、新能源汽车有税费减免和价格补贴。至于环保节能等因素,消费者则考虑较少。相对前几年来说,国内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老问题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新能源车的便利性仍受到电池续航能力、冬季电池使用、电池自然衰减、充电桩设置、充电快慢等主要因素制约,经济性也主要受电池成本、电池及二手车回收等因素制约。
此外,昨日的补贴要求出炉,对整车、电池等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也会更高。
因此,接下来中国车企要面对的,除了补贴“优化“挑战之外,还有德系品牌的“虎视眈眈”。
就如大众的模块化平台,一直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生产技术,它的电动模块平台MEB将环绕电池而造,围绕电池组进行布局,电池组、电机等核心组件均设定固定的位置和模式。
而未来在MEB平台上诞生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0-600km,同时支持15-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的高性能快充。
并且该平台覆盖了从小型车到中型车的产品系列,这意味着MEB平台可以通过改变轴距、轮距以及座椅布局实现从紧凑两厢车到紧凑级SUV,乃至MPV的生产。
可以说,一旦德系车企认真进入国内新能源市场,这种“毁灭性的打击”,不亚于自主品牌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艰难生存。
而随着这群竞争对手纷纷“登上舞台”,我国新能源车企也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和燃油车的双重挑战。
德国三巨头的这一个电话,可谓给中国车企带来巨大麻烦。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汽车业正面临巨变,面对外企的强势入驻与补贴退坡,国内新能源行业的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来临。
客服电话:0755-23703213
E-mail:dldcw@foxmail.com
动力电池网-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传媒机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