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芳向盘 时间:2017-10-18
新创电动汽车公司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他们想要抢占先机,并先分得一块蛋糕。
如果时间倒回到2005年,你可能很难理解当时鲍文光的选择。
在常人看来,汽车是高门槛的行业,并且与鲍文光此前从事的模具以及电机电控行业都有着根本的区别。从“三大电”和“三小电”起家的鲍文光从未接触过汽车整车制造,更不知道其中牵扯成百上千道工序、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国家的管控政策以及巨额的时间与金钱投入。
12年过去了,对于知豆的投入,鲍文光用“小羊养大象”来形容他对于电动汽车的固执。10月13日,鲍文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知豆今年有希望实现收支平衡,并在明年盈利。
知豆电动汽车总裁
回顾知豆过去的12年,过程中充满曲折,也走过不少弯路。鲍文光用二十个字概括:无知、认识、焦急、出口、回归、黑户、小三、二婚、自主资质。
从2005年开始涉足微型电动车整车制造,新大洋知豆的第一款产品终于在2013年问世,然而作为汽车行业的新人,鲍文光显然缺少准备,面对无法获得国内汽车“准生证”的处境,只好暂时先通过获得欧盟认证,以出口欧洲的形式生存下去。
在欧洲销售几千辆之后,还是需要回归国内市场,为了早日获得一个可以在国内销售的合法身份,知豆开始与众泰合作,仅限于使用对方的资质,却并未得到工信部的认可。到了2015年1月10日,新大洋与吉利集团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离合法身份更近了一步,并且可以充分借助吉利的生产、研发、技术和市场平台。2016年6月22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浙江吉润和上海华普国润持有的宁海知豆若干股权出售给第三方投资者,这意味着吉利将结束自己对于知豆的控股身份。
直到今年3月1日,知豆终于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批,成为第11家获得独立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的企业。
有人感叹,经过这么多年,知豆终于熬出头了。但是在鲍文光的眼中,这更像是完成了一场成人礼,未来的路则需要知豆自己走下去,跨越困难和挑战。
10月9日,知豆携2017款知豆D2、知豆D2S盛装亮相在德国举行的第30届世界电动车大会(EVS30),经过多年发展,知豆这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微出行领域的倡领者正在成长为代表微行市场的“中国名片”。
此外,知豆在意大利与Share’nGo打造的共享出行平台已经打开的海外市场。目前,知豆正在计划在今年完成又一轮融资。作为新生代车企,知豆的造车理念能否走通,未来在产品上的布局是否合理,以及欧洲分时租赁平台何时能移植入中国,成为笔者认为知豆值得关注的原因。
“小羊养大象”,知豆明年能盈利
Q:知豆运营这几年,公司的盈利状况和收入状况是怎么样的?
鲍文光:知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是2005年,最开始是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电机和控制器,还有VCU核心零部件开始的,后来扩展到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和核心零部件,就是通常大家讲的三大电、三小电。最开始零部件生产是主业,支撑我们去养电动汽车公司,我称之为“小羊养大象”,一直养了那么多年,很辛苦。从运营角度来讲,到现在12年了,估计今年可能持平,有明年有望盈利。
Q:十多年过来,到现在为止可能还没有盈利,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现在,您对知豆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鲍文光:主要是我对未来有很好的期待,所以暂时不盈利也不怕,因为新能源我相信所有的人包括资本市场都看到这个方向、都看到未来是非常美好的,但现实也有点残酷。
Q:今年大概能卖多少辆车可以达到盈亏持平的状态?
鲍文光:我们现在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应该是五六万台,明年肯定是有盈利。
Q:双积分政策实施以后,对知豆的业绩会有多大的促进和提升?
鲍文光:我认为“双积分”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一些新兴的企业来讲是有不利之处的,它让原来沉睡的这些大象、狮子和老虎们都清醒过来了,狭义地说,要是他们晚几年进入新能源市场则对我们更有利。但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讲是有利的,通过“双积分”的规范,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会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方向去走,这对行业和社会来讲都是好事。
Q:您觉得知豆的新能源的积分如果出售给其他的企业,对业绩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呢?
鲍文光:我们公司在战略规划里并没有考虑过积分的影响,不过,如果未来积分能够形成交易,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额外的受益,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主打微出行领域8-15万区间车型
Q: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也意识到微出行领域的一个市场发展前景,推出了一些微型电动车,您觉得这些车对知豆有没有形成一个直接的市场竞争?
鲍文光:我认为对知豆是一个好事,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消费者理念的转变了,各家整车厂都来做的话,我认为不出三五年这个行业就会做大的,可能微出行的市场在整个市场上会占比到百分之40到50。如果仅凭知豆一己之力是永远没法把这块蛋糕做大的,国际上就有Smart很鲜明的例子。
当然我认为要做大的话,不是光靠做低端,而是要往上走,微出行虽然是小车,但它可以也是时尚的、精致的、互联的、智能的。大家不像原来只要有车就行,现在还要求有舒适感、体验感和设计感。现在有的企业刚进来就偏了,主攻三五万的车,我认为它们会有市场,但会越来越小,小型车的思路都要调整过来。
中国正在从金字塔型消费结构转向橄榄型,定价在8万—15万的微行车销量可能是最好的,8万—15万产品的支撑力、张力、设计力和互联互通、网联化、智能化的程度,都要彰显出来。
Q:售价上升到8万—15万的级别,可能就要和自主品牌包括大厂商放在一个市场里去跑了,知豆的目标用户是新能源汽车购车的群体,还是去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鲍文光: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以后新能源可能会在10到20年内慢慢替代大部分传统汽车,这是必然的。知豆定位的是85后-95后小清新、小白领这个群体,他们的需求可能是更智能、更网联,并且微出行是某个区域里面他们出行的刚需。我认为先把这个群体这种出行的需求满足、激发起来,蛋糕也就大起来了。
Q:在智能化方面,知豆现在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
鲍文光:我们在2010年就开始研究智能化了,在北京的五道口有一两百人的团队专门研究智能化、互联网化。在深圳也有一支团队搞互联网化和车联网,所以在智能化方面我们有两个研发分中心。在我们即将推出来的D3产品上就会开始有所体现。
Q:会有自动驾驶的一些功能吗?
鲍文光:自动驾驶现在还没有,但是我们计划在2019年推出的Z1,会有辅助驾驶的功能。
Q:现在每年有多少费用投在研发上面?
鲍文光:我们今年投的比较多,今年有10来个亿,也是这么多年最多的一年,未来我们肯定会有几十亿的投入。
产品矩阵“高举低打”
Q:今年上半年获得了新的新能源生产资质后,知豆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接下来在渠道、产品、布局上有怎样的规划?
鲍文光:总体规划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因为取得资质之前我们就在跟吉利合作,生产和销售都是合法的,企业的规划早都已经形成了。知豆现在是处在第二个“十年规划”的阶段。2005年—2015年是我们的第一个“十年规划”,我们完成了从0—1的转变,从无到有, “微出行”这个行业细分领域就是我们打造出来的。2016年到2025年是我们的第二个“十年规划”。无论有没有资质,第二个“十年规划”我们还是一样的往前走,产品定位也要往上走,市场也是从1—10的发展,产品平台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接下来将会有三个平台。
Q:您刚刚说咱们会有两个新的平台,这两个新平台大概是什么样的状况、大概是什么样的车?
鲍文光:11月份会推出来最新的车型知豆D3。产品从D1、D2、D3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战略里面从0—1的三部曲,D3一定是一个有高度的产品,要做成微行车里面的标杆产品。明年计划推出的是D3s,是一个Plus级的产品。2019年会有Z系列的产品出来,叫做Z1。2020年会有A系列的产品推出来,接下来每年都会有三款产品,A一款、D一款、Z一款,每年每个平台都会有一款新车。
Q:具体是怎么布局的?
鲍文光: Z产品是最高档的产品,D是中间档位的,A就是稍微低一点的。用价格来讲,Z可能未来是15万的,D可能就是10万—12万,A可能是7-8万。
Q:为什么A要到最后出呢?
鲍文光:现在社会流行“高举低打”,品牌做高了往下做就容易。
Q:如果你们针对8—10万的级别,有没有考虑除了微型电动车推出稍微大点的车?
鲍文光:没有,因为我们就做微出行的车,从传统的汽车角度来讲,都是属于A0级的产品。未来可能会有四个座位,但还是聚焦在微出行上,因为我们倡导的是微出行的理念,就是在城市或者城际上下班的交通代步工具,我把这类出行统称为“毛细血管的出行”,并不是跨省际的出行。
知豆在新能源行业还是一个新兵,还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先把它打穿、打透,你就这么多的资源,要聚焦去打。
意大利共享平台难移植国内
Q:最近几年时间内知豆会在共享领域或者说积分市场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会怎样去布局?
鲍文光:从体积和成本控制来看,微型车做共享都是非常合适的。未来共享,可能40%是知豆这样的小车,30%可能是A级车、B级车,可能也有20%是SUV、MPV。2012年我们就在欧洲做共享布局了,最早在比萨,2015年在米兰、罗马、佛罗伦萨也已经在做共享了,这个企业到现在已经运营了5年。
Q:咱们在意大利“Share’ nGo”共享平台现在运营情况怎么样?
鲍文光:现在在意大利有将近3千辆运营,每天大概能接到2个多订单。我们一辆车的平均收入大概10欧元左右,每个订单的平均行驶里程8公里左右,使用时间大约20分钟。
Q:这个是知豆自己做的一个出行平台吗?
鲍文光:最开始是我们的合作方在做,因为共享是烧钱的东西,后来欧洲的企业烧不起了,我们就决定自己去增资,让这个企业先保持正常的运营,因为我认为未来共享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Q:你们有考虑把带到中国呢?
鲍文光:这个还是要根据中国的环境,有可能他永远不来的,只能在欧洲生活。它可能不适应中国的环境、更适合欧洲的环境,因为环境不一样。
Q:环境的差别在哪儿?
鲍文光:我认为环境的差别,最主要的是消费者的使用和消费习惯不同。我们开发的这套后台平台是像滴滴一样大的平台,5年开发下来都是符合欧洲的环境,这和中国的几个共享平台就有点差异,这套平台可能拿过来不一定适应。
Q:会在国内有一些什么样的布局?
鲍文光:目前我们在国内还没有做。之前在欧洲做是当时因为没人做共享,而国内有几百家企业已经在做共享出行了,我们在国内首先要做好自己研发车、造车的本职工作。目前我们的产品还比较单一,为一个行业单独去做的产品目前还没有,可能两三年以后等我们的产品线丰富了,可能会拿出一两个车型来做,如果条件成熟了,我们也可以跟做得好的共享平台合资、合作。
Q:您希望未来把知豆做成什么样的一个企业?
鲍文光:这个话题还是很大的,要看处在哪个阶段。现在的阶段,到2025年,我们的第二个十年规划,肯定要在产品力上做文章,产品力更好,市场占有率肯定也会上来。未来可能会做平台化,因为未来可能不是以卖车为主了,所以我们在欧洲养的企业可能就是未来为平台而运营。
客服电话:0755-23703213
E-mail:dldcw@foxmail.com
动力电池网-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传媒机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