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V视界 时间:2020-08-26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锂电池是驱动电动汽车的重要元素。但是,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却认为,“锂离子电池”的命名用词不当,因为实际上其中并没有包含那么多锂。“尽管被称为锂离子,但锂在电池中的成分占比只有约2%。从技术上讲,电池应称为‘镍-石墨’,因为整个电池中的主要成分是镍。”
就在上个月,马斯克再次重申了镍的重要性,显示出特斯拉正迫切需要镍。马斯克在特斯拉最新一季电话会议上说:“请所有矿产商以对环境有益的方式开采更多的镍,并保持有效供给,那么特斯拉将提供一笔可观的长期大订单。”
但是,由于各种供应问题,已经跟不上对镍的预期需求激增。特斯拉Model3的电池包中大约含有30公斤的镍,它是电池制造中最重要的单一金属成分。镍越多,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镍价在2007年出现暴跌,在此后将近12年的时间里,对镍的开发几乎没有实质性投资,全球镍库存有所减少,如今这种局面即将结束,对镍的需求量的增加才刚刚开始。
新镍矿开采后的交货时间长是另一个制约因素。开展新的镍项目需要7至10年时间,在未来12年中,镍将出现结构性短缺,而在接下来的18个月中,镍库存将下降至几乎为零。这是镍从未有过的新需求激增,因此,镍将酝酿一场完美风暴。
麦肯锡资深专家Ken Hoffman表示,为了加快电动汽车革命,特斯拉对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这为镍的投资埋下了伏笔。分析人士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中,镍价将大幅上涨,而供应短缺将引发新投资的加入。
那么,哪些公司为即将到来的镍热潮做好了准备呢?当属最大的老牌公司诺里尔斯克(Norilsk),这家俄罗斯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商,镍价上涨时,其股价也随之上涨。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镍矿勘探者和新兴开发商。
在未来几年中,镍资源将会出现短缺,大多数镍矿业者将因此受益。但还有另一个因素在起作用,特斯拉和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也会自然渴望获得可持续的原材料,他们在钴供应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金钱。
总部位于温哥华的Giga Metals金属公司迅速回应了马斯克的诉求,这家公司专注于供应电动汽车电池中使用的两种关键金属:镍和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Giga Metals的Turnagain项目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镍钴硫化物矿床之一,蕴藏着52亿磅镍和3.12亿磅钴。Giga Metals首席执行官Mark Jarvis表示,如果以对环境有益的方式开采镍,必须考虑在第一世界司法管辖区(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中的硫化物矿床。”
目前特斯拉向韩国LG化学(LG Chem)采购镍钴锰锂电池(NCM),并向日本松下(Panasonic)采购镍钴铝锂电池(NCA)。但是,特斯拉的上游镍矿供应来源尚未公开过。
电池是电动车最昂贵的部分,占总成本的40%以上。如何降低成本,加强续航力,一直是业者追寻的目标。高镍电池能压低费用,又能让电动车跑得更远,是极佳的解决方案。但美中不足的是,必须小心镍含量提高带来的爆炸风险。与此同时,镍比重拉高后,所需的钴将减少。钴是电池最昂贵的原料之一,价值一直居高不下。
韩国电池三巨头之一SK Innovation也十分看好高镍电池,充电一次可跑500公里,和燃油车差不多。SK Innovation最快明年年初,将量产全球首款镍钴锰电池,镍含量高达90%,钴和锰含量则各占5%。
全球交货排名第一的LG化学则计划在2022年发布镍钴锰铝电池,镍含量达90%、钴占5%、锰铝各占1%-2%。目前LG化学已经有NCM 811电池(811代表镍含量为80%、钴为10%、锰为10%),供应给特斯拉Model 3。尽管高镍电池好处多,但LG化学也警告,镍比重越高,代表电池会释放越多热能,需要新的高热控制技术或制程,将拉高最终价格。LG化学强调,在低阶电动车市场,仍会主打NCM622电池(镍含量60%、钴20%、锰20%)。
据德勤(Deloitte)预期,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由2018年的200万辆增至400万辆,再分别在2025年及2030年增加至1200万辆及2100万辆。光是今年欧洲的电动车销量,预计会由去年的31.9万辆增至54万辆。这就需要确保镍和钴等关键原材料的充足供应。
Benchmark Mineral分析师Caspar Rawle表示,特斯拉使用的NCA组合中的钴含量已经很低,很难再进一步减少钴含量,这将在工程技术上出现难题。钴是电池阴极的保护元素,减少它,意味着减少了电池的生命周期,而且还有安全疑虑,少用钴代表多用镍,电池可能会因而过热,并且无法自行有效降温,最终燃烧起来。
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James McKone说:“整个行业正朝着用其他金属如镍和锰的组合迈进,可取代高达90%的钴……而真正的挑战将是完全不用钴,这需要重新思考电池的基本化学组合。”
客服电话:0755-23703213
E-mail:dldcw@foxmail.com
动力电池网-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传媒机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