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特斯拉关于快速更换动力电池方面的新进展,最新研发的电池交换机可以在15分钟内更换电池。
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特斯拉关于快速更换动力电池方面的新进展,最新研发的电池交换机可以在15分钟内更换电池。这套电池交换机的出现,将填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空白区域,应对“被动”没电的紧急情况,或是“主动”提升出行效率的用户诉求。
此次曝光的电池交换机在此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优势有三点:一是技术人员更容易操作;二是将车辆举升,便于检查电池组整体的情况;三是交换机体积更紧凑,可移动性较强,且占地面积不大。据悉,特斯拉已经为这项技术递交了专利申请。
其实新能源车到底是采用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在整个业内争论已久。只不过,在此前的多次交锋中,充电模式占据上风,换电模式败走麦城。譬如2007年成立的电动车企业Better Place就致力于提倡换电模式,然而在烧掉8.5亿美元投资后,2013年关门大吉。
而在国内,2011年国家电网智能充换电网络运营模式基本思路是,“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并且在杭州开展换电试点。到2014年,国家电网的换电模式全面败退。力帆新能源也在积极推广换电模式,只是时至今日,影响微乎其微。
其实仔细研判,换电模式优势非常明显,为何却迟迟不能开展呢?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需要规模整改。换电模式要想大规模推广,需明确技术标准,其中涉及车的制造路线、电池制造技术、标准化建设、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等系列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其次,动力电池对于企业来说是核心技术,电池的续航能力和耐久性,也是各大车企电动车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所有的电池产品性能相同,对于各个汽车品牌而言,这是无法接受的。但如果各家电池性能不同,续航里程有长有短,换电模式也就失去了本来意义。
再次,国家以及地方的财政补贴,这个主要是根据电池性能来补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如果电动汽车和电池分离的话,这部分补贴就没有了,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当然不愿意这种方案。此外消费者也不愿意买单,频繁更换电池伤车不说,动力电池的质量还无法保证。
截至目前,换电模式仅有北京市还在进行试点,主要针对北汽EU220型出租车。北京市从2016年下半年就开始集中建设换电站,首批10座换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北汽将联合中石化联合在2017年年底前建成250座换电站,以满足30000辆新能源车的换电需求。
单从服务的车型来看,北京市的换电站仅针对北汽EU220型出租车,而特斯拉的换电模式仅针对MODELS和MODELX两款车型,暂时不支持MODEL3,因此市场极其有限。而从长远来看,换电模式短时间内还无法满足新能源车的实际需求。
然而当前,行业内虽然还以充电模式为主,但充电模式弊端也在不断显现出来,如快充技术并未成熟、个人充电桩盈利机制尚未完善、充电桩使用效率低下等。不但不能合理缓解里程焦虑,也给充电桩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换电模式的兴起,为缓解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提供了新的选择。专家建议,目前换电模式可立足于特定区域的特定市场,如出租车公司、公交车公司等,因为这些特定市场内的车辆大多来自同一家车企,不光车型基本相同,动力电池型号也会基本相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