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关于特斯拉在华独资办厂 “元芳”你怎么看?

作者: 文/行行 来源:动力电池网 时间:2017-09-28

[摘要]作为电动车行业内的奢侈品牌,造电动车、办电池厂、投资储能项目,特斯拉在新能源行业内的布局可以用超大手笔来形容。只不过,作为特斯拉领袖的马斯克可能还会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他发现自己即将成为唯一一家未在中国布局电动车的知名汽车品牌。

作为电动车行业内的奢侈品牌,造电动车、办电池厂、投资储能项目,特斯拉在新能源行业内的布局可以用超大手笔来形容。只不过,作为特斯拉领袖的马斯克可能还会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他发现自己即将成为唯一一家未在中国布局电动车的知名汽车品牌。

究其原因,其实不是马斯克对在中国投资建厂不感冒,相反在华建厂一直是特斯拉的梦想所在。自去年开始,有关特斯拉上海建厂的消息传了一波又一波,特斯拉也希望可以在今年之内发布相关公告。然而,吃瓜群众伸长脖子等着该消息被坐实,却一次又一次失望。

业内猜测,特斯拉在中国设厂的计划一拖再拖,很有可能与外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华生产汽车必须与本土厂商合作的规定有关,且国内持股比例不低于50%,特斯拉可能担心建立合资企业可能会损害特斯拉的技术。按照当前合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期望以市场换技术。

不过近日特斯拉的这种担心可能有望烟消云散了。据知情人士说,根据与汽车行业高管分享的提案显示,中国正准备允许外国公司在没有中国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在自由贸易区生产电动汽车。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华建厂有望不受合资的限制,而是独资在华建立生产厂。

只不过,这些汽车仍将受到进口关税的限制。据有关人士透露,在自贸区生产的电动汽车还是要被征以25%的关税,而且没有资格享受中国慷慨的电动汽车补贴。不过只要能进入到自己销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市场,特斯拉应该对于这点关税及补贴不会太在意。

该消息尚未被坐实,然而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确是炸开了锅。支持者认为,电动车行业的进步往往和战争以及竞争是分不开的,中国电动车发展需要引入特斯拉这样的强敌才能迫使其他企业质量做得更好,价格更便宜!可快速摆脱补贴依赖,也可杜绝“骗补”事件发生。

“国家那么大力度补贴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除了量上去,技术上没什么大的突破。与其养着,不如引入竞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老是讲弯道超车,现在该是见分晓的时候了。躺着能赚钱,研发力度怎么可能大。如果不竞争,研发力度怎么能跟得上。

其实仔细分析,合资就真的好吗?传统燃油车里面也不乏合资品牌的身影,比如说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本田、一汽奥迪、华晨宝马等等,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能记住的品牌无非还是大众、本田、奥迪、宝马,纵观国内燃油车自主品牌,就广汽传棋叫得响点。

再来看看市场换技术,我们是不是真的换到技术了?据相关人士介绍,在合资车企内核心技术部门内几乎都是外国人重兵把守着,中国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生产线上。这也难怪有工人抱怨,我多年的工龄只能那三五千的工资,而外国小年轻轻松几万,最关键是价值。

“看一看国内车企,完全沦为了外资车企的加工厂,只是为别人打工。多年过去,买的还是别人的牌子。躺在国家的保护政策下,享受着合资带来的高额利润,太悠闲自得,哪里还有心情研发自己的新车?如果这个现状不改变的话,中国想成为汽车强国就是个笑话”。

 当然了,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会做多方位的考量,比如说独资外企需征收25%的关税以及不能拿到补贴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而且特斯拉入华后其必须要考虑中国国情,如果继续维持七、八十万的高价,相信国内消费者也不会为其买单。

国内的新能源车行业需要鲶鱼来产生“鲶鱼效应”,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此前放进来的那几条完全不够分量。政策救市是行不通的,只有将狠角色放进来,才能激起国内车企的斗志,美国有一个马斯克,中国就有无数的马斯克。俗话说得好,自己不努力,就不能怨别人太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