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蜂巢能源杨红新:原材料供应是当前首要难题

作者: admin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1-09-01

[摘要]“目前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我觉得应该在30%到50%,和不同企业的产品结构有关系。今年、明年、后年,我们甚至预测一直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都将比较紧张。”2021成都车展期间,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我觉得应该在30%到50%,和不同企业的产品结构有关系。今年、明年、后年,我们甚至预测一直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都将比较紧张。”2021成都车展期间,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92.1GWh,同比增长210.9%;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到63.8GWh,同比增长183.5%。


但受到上游原材料短缺、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飞升的双重挤压,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优质产能出现极度紧张态势,不少供应商的生产计划甚至已排至明年。


为破解锂电池行业面临的资源“卡脖子“难题,多家企业也在专注于不同类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带来如钠离子电池、无钴电池等解决方案。如今,无钴电池已率先走出实验室,进入量产阶段。8月29日,蜂巢能源宣布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在长城欧拉SUV车型樱桃猫之上,实现量产装车。


据介绍,本次量产装车的无钴电池包总电量为82.5KWh,系统能量密度170Wh/kg,采用标准平台化MEB模组,车辆常温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


无钴电芯目前已经在蜂巢能源常州工厂量产,但更大规模的量产基地在安徽马鞍山和四川遂宁,这两个基地无钴电池的产能合计会超过10GWh。到2025年,我们预计无钴电池的产能将超过50GWh,也会和我们的三元锂产品共线(生产)。”杨红新表示。


未来很多“三元场景”将被逐步替换


据了解,在镍钴锰锂离子电池的三元体系中,三种元素各司其职,镍可以提高材料活性,提升能量密度;钴是活性物质,便于材料深度放电,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锰在材料中起到支撑作用,提供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但由于钴资源储量有限,且价格持续走高,当下全球电池供应商都在致力于降低三元锂电池中的钴含量。数据显示,全球探明的钴储量仅为710万吨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有机构预测在2026年后钴资源将出现供应不足。近年来钴价已多次上涨,持续推高动力电池成本。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钴产品消费国,中国已探明的钴储量仅为8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14%,这意味着如果我国没有解决动力电池中钴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案,则只能依赖进口,新能源汽车发展或将面临资源“卡脖子”的掣肘。


“钴元素(紧缺)的问题早晚要解决,事实上磷酸铁锂也是无钴技术路线的一种,属于中低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而蜂巢的‘无钴电池’是高能量密度的,这两种路线加在一起,未来很多的三元场景会被逐步替换。”杨红新表示。


对于高密度无钴电池未来的市场前景,杨红新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钴的价格,按照现在的趋势,钴价肯定还会上涨,所以无钴的产品优势会愈发凸显。二是看商务策略,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售价在市场推广,因为无钴的产能其实也比较小,如果开发太多也供应不上,预计在2023年会大规模地释放产能。后续我们还要迭代第二代,开发更便宜的(无钴电池),还是要跟磷酸铁锂竞争。将来可能市场上不管什么体系的(动力电池)几乎都是不含钴的,有钴(电池)的市场份额在短时间内会增长,但是比例会逐渐地缩小。”


据了解,目前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共规划四款量产产品,分别是无钴H系列115Ah电芯、155Ah电芯、H Plus系列157Ah电芯和无钴E系列115Ah电芯。其中无钴H系列115A电芯和15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0Wh/kg,115Ah产品已经率先实现量产装车。


当前最大挑战是供应有缺口


“对于原材料涨价,现在没有好的措施,市场就是供不应求的,而且资源稀缺。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涨价,是买不到货,是供应有缺口,这个更可怕。”谈及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困难时,杨红新如是说。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价格水涨船高。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年初的10万元/吨一路涨至近期的40万元/吨,在半年内已上涨了3倍。同样,国内电池级氢氧化锂也来到10万元/吨价格区间,并已连续35周上涨。


在供应保供方面,我们自己也投资了锂矿和锂盐厂,并自建了正极材料厂,最近我们还会再投资新的上游企业,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企业,矿业和锂盐厂。未来整个产业链布局会非常庞大,一部分是蜂巢能源自己支持,一部分借助在上海搭建的蜂巢资本来投资。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年,基本布局会逐步完成,对未来的保供和一定程度上的降成本,都将提供非常好的支持。”杨红新称。


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相对的,是下游主机厂不断上升的动力电池需求。面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冲高带来的订单增长,扩产也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主旋律。8月初,亿纬锂能(300014.SZ)、赣锋锂业(002460.SZ)分别宣布扩产。在此之前,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天齐锂业(002466.SZ)也都在加码锂电业务。


面对外界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持续扩产,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疑问,杨红新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即使产能扩充到1000GWh,能供应多少电动车?市场对电池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此前国家发布政策,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5%,我相信下半年的单月渗透率将超过20%,到2025年大概率新能源汽车占比会突破50%。”杨红新说。


事实上,对于蜂巢能源而言,当下最大的烦恼还是如何分配现有产能。“有一些企业希望我们今年就供货,但是因为产能确实太稀缺了,所以只能把一部分供货排在明年。外部客户的需求都是很旺盛的,我们已经跟各家总车厂签订了明年保供协议。我认为明年动力电池行业也是需大于供。今年和明年我们面临的痛苦都是怎么分配产能的问题,在2023年情况可能会大幅好转。”杨红新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