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宁德时代的心头大患:主机厂造电池

作者: 来源:锦缎 时间:2020-11-24

[摘要]在动力电池领域,基本已经不存在新进入者生存的机会了,因为存在非常高的资金门槛、技术门槛、人才门槛、时间门槛。但是对主机厂来说,这四个门槛则可以轻松跨过。

在动力电池领域,基本已经不存在新进入者生存的机会了,因为存在非常高的资金门槛、技术门槛、人才门槛、时间门槛。但是对主机厂来说,这四个门槛则可以轻松跨过。


资金门槛对本来就是资金密集型的汽车行业来说还好。


包括宁德时代、LG在内的头部电池企业,各类创业公司,科研机构都会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给主机厂,以寻求合作机会——所以技术门槛也可以跨过。


动力电池企业与主机厂合作的过程中,会有长时间深入的技术交流,比如长城蜂巢就从韩国电池企业挖了一堆人来,人才门槛也跨过了。


主机厂开发一款车本来就要三到五年,电池同步开发就是了,时间门槛也跨过了。


我们看特斯拉(NASDAQ:TSLA)、比亚迪、长城汽车在自己造电池,丰田、大众以合作的方式自己造电池,福特也计划自己自己造电池,所以主机厂自己造电池已成为一种趋势。


那未来的动力电池行业会像汽油发动机行业一样,完全由主机厂自造;还是手机芯片那样由第三方为主、手机厂为辅;还是手机操作系统那样,完全由第三方供应,自造操作系统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全部死掉呢?


我的判断是行业发展的早期和晚期,都是主机厂自造为主。行业的中期,以第三方为主。背后的原因就在技术进步的速度。


技术没进步的时候,和技术停止了进步的时候,用谁的都是用,那肯定自己做。但是技术高速进步阶段,肯定要用第三方电池,不然可能都活不下去。


我们看主机厂自造电池技术起点都很高,比亚迪十几年前就是磷酸铁锂,蜂巢起步就是无钴高镍,特斯拉起步就是4680,这就是他们接触所有电池企业的优势。


但是多年以后,我们看比亚迪,还是磷酸铁锂,但是搞出了刀片电池,封装方式做了改变。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比亚迪毕竟是个造汽车的,优势在机械、物理方面,就可以搞封装方式的创新。为什么不在材料方面搞创新呢,因为材料是个化学的东西,与物理不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基因,如果是机械基因,他材料就是搞不定。


现在的动力电池在哪个阶段呢——高速进步的阶段。我们看固态电池实验室层面有些困难,具体商业落地的时间可能比较难说。


但是我们看宁德时代正在布局研发的无金属电池,号称500wh/kg,是磷酸铁锂的3倍,同样电量,只消耗磷酸铁锂1/3的材料。并且无金属电池还支持钠离子体系,把锂和铜箔都替代掉了,整个电池最贵的元素就剩铝了。


在这样的产品面前,比亚迪的磷酸铁锂产能会不会全部成为负资产,有没有点诺基亚摩托罗拉自造操作系统的味道?


为什么第三方电池企业的技术进步会比主机厂造电池企业技术进步快,原因就是主机厂自己造电池实质就是内部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初期效率确实高于市场经济(可以看看1950-1960年代的世界经济)。但是一旦过了这个起步期之后,计划经济的缺陷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主机厂自己造电池,不论性能、安全、成本、交付能力如何,下游必须要用;第三方呢,有一点不行,下游就不买。所以这种一体化模式下正负反馈机制是低效的,最终就是整个系统的低效。


如果动力电池的所有痛点都解决了,性能、安全、成本、交付能力都不是问题了,行业技术也不再进步了,用谁的都是用,那时候,第三方企业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市场上一定是以主机厂自造电池为主。


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