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

混乱带来的“无序”,反而能让电池实现理想的去锂化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 时间:2020-10-14

[摘要]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结晶学家开发了一种能在室温下工作的不易燃固态电解质。该成果有望促成“理想”钠电池的开发。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杂志中。

硼氢化物晶体中钠离子扩散的三维表面。


电动汽车的普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关键,它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其发展与强大、安全的电池模块息息相关。目前,锂电池是相对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锂电池需要使用液态电解质,一旦发生泄漏,会有极大的爆炸风险。更重要的是,锂并不是地球上的富元素,锂资源的争夺很可能引发与石油类似的地缘政治问题。


当地时间10月12日报道,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结晶学家开发了一种能在室温下工作的不易燃固态电解质。该成果有望促成“理想”钠电池的开发。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杂志中。


论文作者、UNIGE博士后研究员Fabrizio Murgia表示,钠是电池应用中替代锂的“完美”选择,因为它的化学、物理性质与锂接近,而且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论文第一作者Matteo Brighi说:“钠换锂的问题在于,钠离子比锂离子更重,可能难以在电池的电解液中转移。”因此,寻找能够转移钠的电解质,成为实施“以钠换锂”策略的前提。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在120摄氏度的高温下,硼氢化物是良好的“钠导体”。虽然这一温度对于日常使用的电池来讲是在过高,但却为Brighi等点燃了思维火花。


得益于UNIGE研究团队在硼氢化物的氢存储等应用领域积累的专业知识,Brighi等人开始着手降低传导温度,并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硼氢化物作为电解质,在室温至250摄氏度间不存在安全问题,并且能够与电池技术兼容。


UNIGE结晶学实验室教授、项目负责人Radovan Cerny说:“更重要的是,硼氢化物电解质能够对抗更高的电位差,这意味着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


结晶学是矿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关注化学物质的结构,并预测其性质。结晶学的发展为材料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也启发了此次的电解质设计策略。


Murgia说:“我们的文章阐述了如何改变硼氢化物的晶体结构,使其成为有效的钠电池电解质。硼氢化物的结构允许负电氢的存在,其球形空洞为带正电荷的钠离子留出了足够的流通空间。然而,由于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我们还需要制造‘混乱’使化合物结构变得无序,让钠离子能够顺利移动。”


原创编译:德克斯特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期刊编号:2666-3864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udg-mdf101220.php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