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摘要]对于日趋紧张的上游资源,动力电池企业既要通过积极的手段保证自己的供应,同时也要从公司经营状况、战略发展等角度长远考虑,不能盲目跟风将自己逼进绝境。毕竟要实现长远的发展仅靠资本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过硬的技术和持续的创新才是成功的硬道理。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罕见地被“电池荒”所困扰,甚至于出现有车企为了拿到电池现货,不惜在电池企业长期蹲守的情况。“从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有着明显的提升,但从目前来看,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增长相对缓慢,有效供给不足。”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动力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给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带来挑战。
业内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电池荒”的情况,除了与国内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显著提升有关外,最大的制约因素还在于中上游原材料产能的严重不足。面对下游应用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原材料供给端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供需失衡且短期内难以缓解。伴随着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扩张步履加快,这种失衡的格局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存在。
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活得战战兢兢。不仅要时刻关心原材料有效供应,还要忍受着原材料价格疯涨带来的成本提升。屋漏偏逢连夜雨,自第三季度起包括广东、青海及广西等多地纷纷出炉最严限电令,而这也成为材料企业涨价的理由。10日赣锋锂业宣布旗下全系金属锂产品每吨上调10万元,理由正是原材料涨价和电力供应导致成本提升。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面对这样的局面,动力电池企业自然不能坐以待毙。然而没有上游的矿产和中游的材料,电池企业再怎么折腾,也变不出花来。于是越来越多电池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中上游,或是与上游矿企和中游材料公司建立牢固、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或是参股材料生产企业;或是合资、独资建材料厂;或是直接控制矿产资源等。
瞄准材料 完善供应链体系
从需求端看,当前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模普遍向着100GWh体量迈进,带动相关配套材料需求产生10倍以上增长。而从供给端看,目前各材料有效产能均呈现供应偏紧,部分材料甚至出现严重不足。这意味着,产能瓶颈将是未来几年内行业发展最严峻挑战。保障核心原材料供应,平抑供应链价格波动,使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材料的意愿越发紧迫。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当前已规划8大自建生产基地,合计电池产能约500GWh,若加上合资公司的产能,整体产能将达600至650GWh。若按1GWh对应正极材料2600吨用料/负极材料1000吨用料计算,宁德时代产能全部释放后其在正极材料需求将达130至169万吨,负极材料60至65万吨。所以对材料的布局,宁德时代最为积极。
10月12日,宁德时代公告,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拟在湖北省宜昌市投资建设邦普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20亿元。该项目建设期六年,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以及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项目由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负责实施。
当然这并不是宁德时代首次对材料进行布局。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就与天华超净、宜宾天原集团等共同投资设立了天宜锂业,并持有其25%股份,天宜锂业主攻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正极材料产品;2019年9月,宁德时代与广东邦普设立宁波邦普时代,随后宁波邦普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邦普在宁德市福鼎投资建设正极材料项目,主打镍钴锰酸锂。
伴随着磷酸铁锂电池逐渐势起,磷酸铁锂材料成为宁德时代的投资重点。2020年底宁德时代增资专注磷酸铁锂研发的湖南裕能,持有其10.5%的股份。据悉湖南裕能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材料核心供应商,在国内磷酸铁锂出货量排行榜中处于第五位;今年年初,宁德时代还宣布与德方纳米在宜宾投建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约为18亿元。
相比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布局材料的时间更早,涉及的材料也更多。早在2016年,国轩高科与星源材质合资成立合肥星源,涉足锂电池隔膜;2017年,国轩高科收购巴斯夫美国电解液实验室及相关专利,进入电解液行业;2018年,国轩高科参股中冶瑞木新能源,聚焦三元材料;2020年初,子公司合肥国轩增资合肥铜冠铜箔,又将铜箔业务纳入麾下。
而在得到大众的入股后,国轩高科在锂电材料领域开启大手笔投资。今年3月,国轩高科拟投资120亿元在肥东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系列项目,主要涉及动力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及电池回收等;今年7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庐江高新区签署投资协议,建设年产20万吨高端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投产。
亿纬锂能今年在材料布局方面也是动作频频。今年8月,亿纬锂能公告称与恩捷股份拟在荆门设立合资公司生产锂电池隔膜,项目投资达52亿元。合资公司拟投产年产能16 亿平方米湿法基膜以及与产能完全匹配的涂布膜,并优先供应亿纬锂能;今年5月,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亿纬亚洲增资常州贝特瑞新材料,该公司可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除此之外,今年3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与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专注于生产低成本高品质的磷酸铁锂,并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其子公司供应;今年1月,亿纬锂能宣布拟18亿元认购华友钴业定增股票,旨在锁定华友高镍型三元前驱体材料及其原材料和钴资源,以此稳定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其他企业方面,由于无钴材料为业界首创,所以蜂巢能源自建材料工厂加以量产。目前蜂巢能源已经投入使用的2条产线,年产能可达5000吨。此外蜂巢能源还参股了广西天源新能源材料公司布局氢氧化锂;比亚迪虽然动作不多,但也参股了由湘潭电化发起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湖南裕能以及入股中冶瑞木新能源,并与其表哥吕向阳的融捷股份联系紧密。
由此可见,国内排名靠前的电池企业几乎都在对材料进行布局。而在今年材料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大家布局的步履明显开始加快。而最常用的套路就是通过定增股票、与相关头部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旨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加强材料供应保障,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材料价格波动对自身不利影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是问题又来了,自建材料生产体系并非从此没有了后顾之忧,而是仍然会受到上游矿产资源的牵制。无矿产资源者供应链仍然没有话语权,利润空间依然被挤压,甚至还面临出局风险。随着上述材料项目逐渐走上正轨,掌握上游矿产资源已成为最大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动力电池企业在布局材料的同时,对于上游矿产资源的争夺也是不遗余力。
瞄准矿山 上演资源卡位战
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支持下,上游矿产资源争夺战持续加剧。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速布局上游锂矿资源,甚至出现提价“抢矿”的现象。9月中旬有媒体称,赣锋锂业收购加拿大锂矿企业千禧锂业的事项或面临变数,因为千禧锂业收到另外一家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竞争性收购要约,这家电池制造商给予的每股估值较赣锋锂业的高出近7%。
没错,这家电池制造商正是宁德时代。最终这场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的抢矿之争,以宁德时代的胜利告终。宁德时代以19亿的价格成功收购,获得千禧锂业的锂矿资源,获得了制造锂电池重要原材料。几乎同个时间,AVZ Minerals宣布,将公司24%的股权以2.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苏州天华时代新能源。两天时间内,宁德时代收获了两家锂矿企业。
今年4月,宁德时代还通过邦普时代出资约9亿元,获得洛钼控股全资子公司KFM控股25%的股权,共同开发位于刚果(金)的Kisanfu铜钴矿项目。资料显示,该铜钴矿位于卢阿拉巴省,铜钴矿资源量丰富,总资源量约3.65亿吨矿石,蕴含超过620万吨铜金属以及超过310万吨钴金属,平均品位极高,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待开发的铜钴矿之一。
年初通过认购华友钴业股票,取得稳定钴资源的亿纬锂能,在今年5月也通过子公司亿纬亚洲与永瑞控股、Glaucous、华友国际钴业、LINDO等签订《印尼华宇镍钴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合资协议》,协议各方同意在印尼组建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在印尼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项目规划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产品和约1.5万吨钴金属量产品。
今年7月,亿纬锂能还宣布收购金昆仑锂业有限公司28.13%股权,并与该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3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项目。据了解,金昆仑锂业主营业务是金属锂,已有年产能1000吨;同日,亿纬锂能还收购了大华化工5%的股权。大华化工享有大柴旦盐湖采矿权,该矿区资源丰富,采矿面积达89.7平方公里,可开采硼矿、钾矿、锂矿等。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公开表示,“亿纬锂能2021年以来供应链已投资100多亿元,通过战略入股、合资建厂、收购等形式对材料端进行布局,至今已相继锁定隔膜、锂盐、钴镍资源、电解液、正极材料等相关原材料。坚信在2023年初有效解决原材料价格问题,形成坚实的产业壁垒。”刘金成认为,在供应链安全及保障上,需要构建产业链集群效应。
除了上述企业,今年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抢矿行列。今年3月,国轩高科与宜春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宜春国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的开采、收储、管理、经营等。宜春拥有丰富的锂云母矿资源,号称亚洲锂都。8月初,国轩高科又与奉新县签约,拟建设800万吨采选矿综合开发项目。
比亚迪方面,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融捷股份与比亚迪的锂盐、锂电设备销售合同金额已达9.7亿元。据了解,融捷股份全资子公司融达锂业,已取得四川省甘孜州甲基卡锂辉石矿 134 号脉30年开采经营权。该锂辉石矿山为亚洲最大固体锂辉石资源,锂矿储量2899.5 万吨,该矿山已具备105万吨/年矿石开采能力和45万吨/年选矿能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到,“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认为抢购矿产资源已成为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对锂电中下游企业来说,通过此举可以有效地锁定上游矿产资源,稳定矿产的供应价格。”但他同时指出,在收购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这个举措所存在的高风险,高价收购很可能会对企业自身带来较大的债务压力以及经营压力。
崔东树的担忧不无道理,天齐锂业就是前车之鉴。2018年6月,天齐锂业公告称逾40亿美元重金收购智利SQM股权,天齐锂业看重的是SQM对阿塔卡玛盐湖的开采权,拥有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生产能力。然而令天齐锂业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股权收购导致公司陷入严重债务危机,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艰难处境。而直到今年,公司经营状况才有所好转。
宁德时代党委书记孟祥峰也表示,从实际情况看,锂、钴、镍这些资源储量足以满足全球所有车辆全部电动化以及储能电池需求。问题集中在材料开采、提取速度跟不上,造成短期内供给紧张。但是对于日趋紧张的上游资源,动力电池企业既要通过积极的手段保证自己的供应,也要从公司经营状况、战略发展等角度长远考虑,不能将自己逼进绝境。
业内人士认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纷纷公告布局上游资源,这种对锂资源布局的能力,某种意义上已是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地位的体现。但正如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这个行业很火热,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我们仍然需要以合理的估值去看待这个行业。毕竟仅靠资本投入还远远不够,过硬的技术和持续的创新才是成功真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选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