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材料板块成造富沃土 相关企业扎堆IPO

作者: 行行 来源:《动力电池》杂志 时间:2022-09-20

[摘要]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锂电池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推动着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这让中上游锂电材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从锂电上市企业公布的半年报业绩报表来看,材料板块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上的“造富”沃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预计今年全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整体增幅可期。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锂电池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推动着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这让中上游锂电材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从锂电上市企业公布的半年报业绩报表来看,材料板块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上的“造富”沃土。

包括多氟多、融捷股份、盐湖股份、杉杉股份、恩捷股份等在内的多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成倍增长已成业内常态,更有企业净利润预增高达48倍。提及业绩暴增的原因,多家企业均在公告中称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车锂离子电池的强劲需求。然而归根结底,最核心的因素还在于锂电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这才是直接带动行业总体业绩整体飘红的关键。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升温,锂电原材料供应紧缺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成为常态,大家普遍看好中上游锂电材料未来的市场需求。当然有需求自然就有扩产的动力,目前相关材料上市企业都在大刀阔斧地加紧扩产。而与此同时,为了抢占发展的先机,不少锂电材料企业也争相拓宽融资渠道,相继启动IPO,进程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锂电行业已经有多家企业冲击资本市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30家涉及锂电业务的企业欲IPO上市。这其中除了3家终止审核中途离场外,已经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他21家企业中有3家已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6家已提交注册或注册已生效,5家正处于问询阶段,7家完成招股说明书的受理。且大部分都是材料企业。

市场需求强劲 材料企业迎上市潮

自今年首季度起,各大锂电材料企业频繁更新IPO进程。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度内地IPO市场共出现85只新股,融资规模达1780亿元。而在新能源领域,就有15家申请上市的锂电企业有新进展,募集资金共计190亿元。其中科创板共有3家企业,创业板共有12家企业。除华宝新能和紫建电子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外,其他均为锂电材料企业。

1月27日,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上市,成为今年锂电材料领域首家成功上市的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铜冠铜箔主要从事各类高精度电子铜箔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已有PCB铜箔产能 2.5万吨/年及锂电池铜箔产能 2万吨/年。拥有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星恒股份等客户。

此次IPO,铜冠铜箔拟募集资金11.97亿元,分别用于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高性能电子铜箔技术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据了解,当时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和年产1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已开建,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扩张到8万吨,锂电铜箔产能将超过PCB铜箔产能。

3月17日上午,腾远钴业在赣州以在线直播的形式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今年锂电材料领域第二家成功上市的企业。资料显示,腾远钴业主营业务为钴、铜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较具竞争力的钴盐生产企业商,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氯化钴、硫酸钴等钴盐及电积铜等,钴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材料、合金、磁性材料等下游行业。

腾远钴业此次IPO计划募资21.9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募集资金16.98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钴、1万吨镍金属量系列产品异地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及原辅材料配套生产项目(二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除此次募投项目扩大钴产品产能外,还拟运用自筹资金在刚果(金)继续扩大建设钴铜湿法冶炼厂,提升铜钴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锂电池企业、新能源车企动辄上百万的上市融资不同,锂电材料企业上市融资的金额并不大,但市场欢迎度很高。相关数据显示,成功上市的两家企业铜冠铜箔和腾远钴业,其中铜冠铜箔计划募资为11.97亿元,实际募得资金35.79亿元;腾远钴业计划募资为21.98亿元,实际募得资金54.78亿元,均大幅超出各自计划募资。

从最终募资结果来看,锂电材料领域已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成为投资热土。除上述两家企业外,德福科技、中一科技主要募集资金用于生产锂电铜箔;湖北万润、天力锂能、盟固利募资主要用于生产正极材料;帕瓦股份募资主要用于三元前驱体;瑞泰新材和华盛锂能募资分别用于生产电解液和电解液添加剂;信德新材募资主要生产负极包覆材料。

时间进入到第二季度后,锂电材料企业IPO热情有增无减。仅以六月第三周为例,新能源产业链就有10家企业IPO取得最新进展。其中4家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2家涉及电解液领域、其余4家分别涉及电池结构件、锂电设备以及新能源车零部件领域。这10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处于科创板,7家企业处于创业板,拟募集资金预计超过121亿元。

根据深交所公告,瑞泰新材于6月17日在创业板上市。据悉瑞泰新材是江苏国泰旗下独立的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业务平台,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硅烷偶联剂等。本次IPO瑞泰新材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35.16亿元,超出拟募资12亿元的幅度为182%,扣发后募资净额为33.88亿元,受欢迎的程度显而易见。

其他材料企业方面,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深交所已向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第三轮审核问询函;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注册生效;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IPO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可见首季度发起IPO的企业,大多都有不错结果。

除国内A股市场,赴港上市也成为了很多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公司的首选。1月28日,格派镍钴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发行H股上市;2月15日,镍全产业链服务商力勤资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7月13日,锂业巨头天齐锂业在港股实现二次上市,募资134.58亿港元,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港股最大规模IPO。

而更多的老牌上市材料企业,则希望通过发行GDR实现境外上市。7月28日晚9点,杉杉股份GDR正式登陆瑞交所,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首批“中瑞通”。而与此同时,包括星源材质、格林美等材料企业,也在为登陆瑞交所做准备。业内认为,海外上市可实现与境外资本市场直接对接,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为公司国际化提供充足资金和资源保障。

从当前情况来看,锂电材料板块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中短期内不会出现过剩的现象,完全可以容纳更多上市公司。而且目前锂电材料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放眼未来这个产业链上千亿级别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接下来几年,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锂电材料公司或通过独立的IPO,或是通过产业分拆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成长为千亿级别上市公司。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截至目前锂电池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叠加储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于锂电池材料需求也是水涨船高。鉴于市场景气度高,锂电材料企业急需增加产能、配备生产线,而巨额的资金投入仅靠产品利润来获取是很不现实的。对于大多数材料企业来说,要想快速扩张规模,上市是必经之路。更何况,是否拥有资本力量已成为衡量企业实力强弱的标准。

而且从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受益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及锂电材料市场需求随之提升,带动着锂电材料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向好。从科创板锂电材料企业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包括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天奈科技、振华新材、明冠新材、华盛锂电等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长远锂科、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净利更是翻倍增长。

根据长远锂科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2亿元至7.8亿元,同比增长129.6%至148.8%。长远锂科表示,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且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在更大的规模效应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容百科技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亿元至7.6亿元,同比增长121.2%至136.8%。容百科技表示,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伴随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综合带动降本增效,使整体利润水平显著增长。

振华新材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至7亿元,同比增长330.3%至363.4%。振华新材表示,上半年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公司下游客户对正极材料需求旺盛。同时规模效应释放带动生产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同时公司原材料成本得以有效控制,使得盈利能力提升较快。

通过三家企业的半年报不难看出,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除了市场需求旺盛外,规模效应释放带动生产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也被大家提及。业内分析认为,锂电材料行业也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因而具备规模效应和较高良品率的企业在锂电材料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而成功上市也为上述材料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充足弹药。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到,锂电材料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过剩的情况,但从产业逻辑来看过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以目前大火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例,在市场需求拉动下,目前涉及磷酸铁锂项目的企业已经达到40多家,宣布总规划产能已超过500万吨。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到2025年即使是铁锂正极前十位企业的产能规划,都将远远供过于求。

今年6月华友钴业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公开资料显示,圣钒科技主要产品正是磷酸铁锂,业内认为此举或许与磷酸铁锂即将到来的过剩有关。分析师认为,受各方面原因影响,目前磷酸铁锂项目大部分装置建设进度都出现延后而导致供不应求。但随着新产能不断释放,预计两年后磷酸铁锂将出现产能过剩局面。

而除了正极材料,锂电铜箔也是新上市或拟上市材料企业布局的重点。由于大量锂电铜箔企业启动产能扩张以及传统铜企参与铜箔行业竞争,行业预计到2023年锂电铜箔产能将跃升至91万吨,导致全球锂电铜箔产能过剩达到14.5万吨,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改变。除此之外铜箔行业还面临着加工费下滑、锂电铜箔技术变更、下游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等风险。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企业上市招股书披露,部分企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对大客户依赖严重的情况。比如尚太科技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碳素制品。2021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2%,而其中对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的销售金额占比重高达57.9%,占同期负极材料销售金额比重更高达72.8%。

对此尚太科技解释道,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销售占比较高,主要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同时尚太科技也坦言: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获得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订单,且未能及时拓展新客户,或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业界分析如果过度依赖大客户,或成为企业IPO的实质性障碍。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止尚太科技一家。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资本对锂电材料行业的推动作用逐渐明显。不过未来随着产能的不断提升,锂电材料企业的IPO之路也将更具挑战性。如果资金注入导致材料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容易让产业发展走入弯道。材料企业实现上市后,应该要精选出优质的技术和产品方向。企业上市的核心是发展,不能因为来钱容易就肆意挥霍,资产增值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