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行业环境影响下,锂电隔膜价格、毛利率均出现明显下滑,不过即使如此,国产隔膜企业依旧大规模扩产,多家隔膜企业先后发布扩产信息,扩产规模均在千万平方米以上。这背后有何种原因?
近日,锂电板块持续“高烧”不退。而在锂电四大关键材料中,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隔膜企业毛利率一直在整个新能源产业中处于高位,受到资本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行业环境影响下,锂电隔膜价格、毛利率均出现明显下滑,以星源材质(300568,SZ)为例,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9%,为2.4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23.74%,为7091.73万元,其锂离子电池隔膜毛利率为53.69%,同比下降10.05个百分点,其他隔膜企业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不过即使如此,国产隔膜企业依旧大规模扩产,多家隔膜企业先后发布扩产信息,扩产规模均在千万平方米以上。这背后有何种原因?
干法隔膜价格降幅超10%
9月22日,星源材质披露了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星源材质方面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称,湿法隔膜自2016年开始供不应求,到2018年市场湿法产能得到释放前价格会相对比较平稳;干法隔膜由于2017上半年受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影响,价格有10%~15%的降幅。
自2014年开始,锂电隔膜的价格就不断下降,一方面随着隔膜国产化的不断推进,国产隔膜对进口隔膜的替代加速,价格随之降低;另一方面隔膜企业产能不断释放,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隔膜企业的议价能力也被削弱。
在锂电池成本结构中,隔膜成本约占锂电池成本的10%到20%,今年以来,伴随动力电池降本呼声日益高涨,车企倒逼电池企业降价,高毛利的隔膜行业,在面临动力电池成本压力传导以及供求关系改变下,价格也开始承压。
一位隔膜企业的营销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干法单拉隔膜均价已跌至3元/㎡,双拉跌至2元/㎡,湿法跌至4.1元/㎡,干法价格下降得比较厉害。总体而言是低端产能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高端的价格降幅稍小,不少厂家为了争夺市场,也会刻意压低价格。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湿法隔膜产能短期内仍未得到大规模扩充,当前湿法隔膜价格下降空间较小,随着各企业产能扩充及有效释放,在2019年和2020年,将会出现比较大的价格下降幅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湿法隔膜市场均价在3.5元/㎡左右。
不过,对于隔膜价格的下降,星源材质方面则表示,上游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价格也在下降,作为材料的锂电池隔膜价格下降也是正常的。一方面隔膜生产厂家在产能、规模方面的急剧提升;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管理提升、技术进步使得成本持续下降,但价格的下降始终是有底限的,价格下降的幅度会趋缓。
隔膜行业会步光伏“后尘”?
事实上,价格和毛利率的双双“跳水”,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风险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隔膜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尽管如此,各大隔膜企业仍然动作频频。据相关数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星源材质、惠强新材、中材科技、沧州明珠等十余家企业先后发布了扩产计划。
9月19日,长园集团(600525,SH)公告称,拟发行总额不超过9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投向锂电池隔膜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中2.7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6.3亿元投资于“锂电池隔膜项目”。
研究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共有55家隔膜生产厂商,2015年至今国内新增隔膜企业9家。起点研究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企业产量为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89%;2016年,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为9.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03%,预计到2020年,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将达到25.45亿平方米。
上述隔膜企业人士表示,一般扩充新的产线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商务、技术谈判需要2~3个月;设备加工生产及运输约需要10~12个月;安装及调试一般需要3个月;产线及爬坡至满产约需要6个月左右,结合新进入企业产能多集中于2018年至2019年释放的情况,国内或将在明后年再迎一波隔膜释放潮。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本身锂电企业面临降本压力,隔膜毛利高必然成为降本首选,现阶段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集中在干法隔膜,目前大部分扩产的为湿法隔膜,随着明后两年进入达产高峰,产能过剩风险无可避免。
对于隔膜行业是否会像光伏行业一样迎来洗牌?多位业内人士均坦言,洗牌在所难免,隔膜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会越来越集中,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但隔膜行业与光伏行业不具有可比性,光伏行业的技术以及市场这两头都在外,一旦受到反倾销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隔膜目前的技术、工艺在不断提升,已经能够替代进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