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淮销量的下跌,相比蔚来、大众的合作大戏,难免戏份缺失,重此失彼。同时,在紧抱别人“大腿”的同时,又屡遭嫌弃,也让江淮秒变代工厂,为他人作嫁衣。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消费者兜里有钱了,消费观念开放了,愿意给国货一个机会。
抓住了机会,可以像小米一样一夜成帝国,也可以像吉利,看准时机“娶了”沃尔沃,还喜得“贵子”领克,但正在别人的盛夏体会寒冬的江淮汽车,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有抱上大众和蔚来的“大腿”,还深陷销量和质量的双重困扰,这到底怪谁呢?
与大众联手开设工厂,和蔚来汽车打造新车,江淮在2017年的“花边新闻”炒的格外热闹。但与高升的曝光度成反比的是江淮2017年销量,常年依赖SUV“单兵突围”与累计的质量问题,让江淮2017年的销量完成率仅为55.55%,同比大幅下滑39.51%。
江淮销量的下跌,相比蔚来、大众的合作大戏,难免戏份缺失,重此失彼。同时,在紧抱别人“大腿”的同时,又屡遭嫌弃,也让江淮秒变代工厂,为他人作嫁衣。
全年12个月连续下滑 利润“暴跌”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放缓,未能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企业也不在少数。但像江淮这种连续12个月下跌的情况却不多见。
日前,江淮汽车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份的销量为18927辆,相比与去年同期的37305辆,大幅下滑了49.3%,2017年累计销量为222174辆,同比下降39.5%,远远没有达到年初制定的40万辆销售目标,仅完成了目标的55%。而这种销量大幅下滑的状态并不是近几个月出现的,实际上江淮乘用车疲软的状态从2016年底有已经显现,去年1-4月份江淮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3380辆,同比下降超过四成达41%。
不仅如此,据相关媒体报道,江淮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73.24%。乘用车业务板块销量的大幅下挫直接导致了江淮的净利润大幅下跌。虽然在新能源领域江淮汽车10月销量同比上涨244.33%,但是由于新能源政策的退坡,上涨的销量带来的利润并不能改变江淮整体销量下滑带来的利润大减。
新车+官降 无力回天
为了挽救严重下滑的销量,江淮加快新产品的导入,但新车一入市就“爆冷”让江淮大失所望。去年6月,江淮汽车推出全新紧凑型SUV瑞风S7,上市首月销量仅为3203辆,到了12月销量仅为1,542辆,自2017年6月16日上市以来,销量仅为14.541辆,平均每个月销量只有2400辆左右。
上市新车遇冷,让江淮不得不找其他出路。2017年8月,江淮汽车宣布对旗下瑞风S2、S3两款车型进行官方降价,瑞风S3降价8000元-10000元,瑞风S2降价4000元-5000元。
不过,官降举措,并未给江淮SUV车型销量带来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9月江淮乘用车在2016年3.85万辆基础上惨遭“腰斩”,仅销量新车1.9万台,创下去年前9个月最大单月跌幅。同时,在2017年10月10日,江淮汽车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减报告,2017年前9个月公司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0%左右。
SUV“单兵突围”失败 新能源难挽救
其实,江淮汽车之所以销量接连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销量支柱型SUV车型的惨淡。去年12月,原来的江淮汽车销量支柱瑞风S3销量仅为5442辆,较去年同期下滑了79.4%,1-12月瑞风S3累计销量为54402辆,同比下滑72.5%。
实际上,早期的瑞风S3凭借着先入为主的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新品的增多,瑞风S3弊端凸显,较高的售价以及低劣的品质在市场中沉沦。
不仅如此,随着SUV市场的崛起,同行的推陈出新也让S3销量节节败退,2015年更多的厂家涌入到小型SUV市场中去,产品力不足带来了更加毁灭性的打击让瑞风S3无力支撑。
一方面是定位主流的销量支柱车型的溃败,另一方面是高端车型的冲高失败,江淮乘用车在SUV市场已经兵败如山倒,毫无还手之力。
此外,有媒体对比过往数据,江淮瑞风S2虽然在12月销量达到1787辆,同比增长了172%,而原因在于2016年只有657辆的过低基数,当计算1-12月累计销量时,瑞风S2仅仅只有25508辆,同比下滑46.7%。而新上市的SUV S7也处在低迷期。
业内人士指出,江淮汽车销量下滑起于2016年年底,由于一直集中力量主攻SUV,但目前汽车市场SUV竞争过度,尤其国外品牌强势进入,对自主品牌SUV冲击较大。江淮瑞风虽然曾经辉煌,现已风光不再。
其实不仅是SUV,原来表现不佳的江淮轿车在2017年表现得更加弱势了。去年12月和悦销量跌至552辆,同比下滑49.7%,1-12月累计销量仅仅只有5899辆,同比下滑24.9%,2017年的江淮可以说是全面下滑。
尽管相比江淮乘用车市场,江淮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表现相对稳健,但总体体量毕竟较小,并未给江淮带来实际的增收。对此业内人士也指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相比于2016年,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都有所降低。
据江淮的公告显示,2016年其总共收到了6.7亿元财政补贴,而2017年上半年拿到的补贴金额仅为1.24亿元。新能源的崛起也难给江淮带来什么受益,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质量问题频出 消费者集体维权
不仅是主力车型单一致使销量下滑,畅销车型投诉量的剧增也让江淮“头痛不已”。据某投诉平台统计,仅2017年江淮汽车全系车型总投诉量达到了22页650余条。
从投诉的问题来看,旗下产品质量涉及广泛,以瑞风S3、瑞风S7为代表,质量问题主要是车身附件电器问题,轮胎跑偏以及制动系统问题。如:吃胎严重,方向异响,刹车异响,发动机抖动,车窗按键损坏,车身变形,电源经常短路保险丝烧坏,发动机内生锈。作为江淮最热销的SUV车型瑞风S3,在2017年的投诉量有426条,占车质网上江淮车主在2017年总投诉量的65.54%。
同时,在刚过去的2017年12月份,如今销量那么低迷的和悦还问鼎12月投诉冠军,其被投诉次数高达114次,涉及减震异响、电子油门延迟和起步易熄火的问题;排在12月投诉第二位的江淮的同悦,主要质量问题有车身生锈、油门延迟、怠速不稳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大环境的放缓下,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该潜心研发产品,做好产品的把关,而不是为了追求销量忽略质量。这样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早晚会从销量中体现出来。当下江淮除了产品单一受限外,质量常年堆积的问题导致销量的下滑也逐渐体现出来。
沦为代工厂为他人作嫁衣?
虽然,销量惨淡,但是2017年江淮还是有不少曝光度的,这也一度成为江淮炫耀的资本,但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想的乐观。
在2017年牵手大众生产纯电动汽车,虽说对于江淮汽车来说是好处多多,但是多少有些沦为代工厂的嫌疑。同时,据媒体报道,江淮和大众合作的产品将不会采用大众品牌标志,也就是说人们不会看到挂着“江淮大众”尾标的大众车了。
不仅是与大众的合作,2016年蔚来汽车宣布跟江淮汽车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规模预计达到100亿元。但是在新车发布后,蔚来汽车就迅速与江淮汽车,划清了界限。不仅在体验中心的展车上抠掉了“江淮蔚来”的汉字标识,还反复强调蔚来ES8不会与江淮品牌共线生产,这款车是在江淮汽车专门为蔚来打造的全新工厂中生产的。
据相关媒体报道,蔚来汽车急于和江淮汽车撇清关系,主要是因为“江淮”的市场口碑和产品定位,影响了自己品牌价值的提升。
凭借着8000万巨资一炮而红的蔚来ES8上市后关注度就不断升温,激动之余,大量的消费者开始质疑江淮汽车代工的产品质量。蔚来汽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用最粗暴的办法,来处理江淮汽车的负面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