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商机趋势的分析及建议

作者: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时间:2018-04-08

[摘要]第一批电动汽车运行已经超过20万公里,从电池的使用寿命来看,自2018年起,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迎来“报废潮”。随着电动车高速发展,逐年递增的退役电池将成为一种态势。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

     第一批电动汽车运行已经超过20万公里,从电池的使用寿命来看,自2018年起,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迎来“报废潮”。随着电动车高速发展,逐年递增的退役电池将成为一种态势。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

     一、目前现状

      2016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建立电动汽车回收利用体系,明确了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责任。国家政策、标准也相继配套出台,责任也很清晰。但是,梯次利用与再生节奏动作缓慢。其基本原因:

      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技术性要求很高,再生进入门槛很高,还有许多技术难题要解决。

      ②整车企业、电池企业与再生协会有关企业没有横向联系,彼此之间,联系起来?

      ③梯次利用与再生网络体系没有建立,谁来建设?

      ④梯次利用与再生网络体系建立起来后,如何利用?

      目前困难分析:

      ①废旧动力电池在汽车用户手里,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回到整车厂,同理,整车厂再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回到电池生产厂家?

      ②废旧动力电池是有一定安全要求的,新的动力电池卖给整车厂,整车厂再在卖给用户,是安全保障机制的。反过来,理论上是一样的,实际上做不到。

      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是基于责任层面的规定,落地没有抓手。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多数为资源回收,即拆解钴、锰等金属材料进行再利用,主要是应对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上涨。梯次利用实际案例很少。

      二、动力电池生产厂家带头在行动

      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等,为废旧电池回收提供规范路径。政策的暖风下,资本自然闻风而动。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整车及电池厂商、华友钴业、厦门钨业等为代表的电池材料供应商、格林美、天奇股份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机构等,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格局在逐渐形成。

      2018月10日,蓄电池生产厂商骆驼股份公告称,预计总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产业园,目标形成年回收处理约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能力。骆驼股份后续回收业务将依托遍布全国29个省的售后与回收网点,并与各大主机厂合作,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可得到保障。其意图是要“完全打通动力电池产业循环,做到回收价值的最大化”。2018年1月,天奇股份通过旗下基金受让金泰阁钴业98%股权,并表示此次投资看中其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行业地位。

      三、大面积动力电池淘汰应该在2019年,2018年开始布局是机会

      数据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将达6.39万吨,同比增长129.99%;到2020年回收量将达24.76万吨,回收市场未来将是百亿级规模产业。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值610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正极材料产值增幅最大,主要系2017年电解钴涨幅超过100%,碳酸锂价格涨幅超过30%,使正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真正发力,大面积动力电池淘汰应该在2019年或2020年,2018年开始布局是机会。

      四、困难及建议

      ①从目前经济效益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拆解是严重不合算的。动力电池产生经济效益的还是正极材料再造。建议政府推出政策和补贴。

      ②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拆解技术,站在大学及科研机构角度来说,专家介绍没有难度,但是以动力电池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自动化程度很高,要投入大笔资金。建议政府协调各方的积极性。

      ③退役电池品质的识别技术难度较大,其安全性如何保障?自己生产电池,自己回收,对电池池品质的识别,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面对不同企业产品差异性,如何识别品质?建议政府推出有关数据共享,供企业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检测手段,予以参考。

      五、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机有望,但是路还比长

      ①大量电池被淘汰是基本趋势,梯次利用及再生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②分解技术提升有一个过程,成本过高消化要时间。

      ③政府鼓励政策出台要有一定周期;

      ④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已经起步,商机有望。

      六、总结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商机一定会出现,要解决好:

      ①利益不够吸引,这个要政府统筹协调

      ②体系没有建立,这个要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③产业链、价值链条还没有形成,这个要有一个过程,趋势已经明显,时间不会太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