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国产动力电池大浪淘沙

作者: Tommy 来源:《动力电池》杂志 时间:2015-07-23

[摘要]市场的发展往往就是弱肉强食、大浪淘沙的过程,动力电池行业同样如此,进入2015年,这种趋势正在变的愈加明显。


    市场的发展往往就是弱肉强食、大浪淘沙的过程,动力电池行业同样如此,进入2015年,这种趋势正在变的愈加明显。

    在工信部年初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企业多达177家。然而,国内主流的12家新能源整车企业的采购,基本上都来自5家主要的动力电池厂家。

    即便是国内一线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同样面临市场挑战,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国际巨头早已垂涎三尺,饥肠辘辘的紧盯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肥肉。

    在三元动力的大趋势下,包括北汽、长城等国内车企处于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虑,都开始把动力电池的采购意向投向国外。

    面对国产动力电池的艰难处境,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保护国内企业,要对于外来者设立一定的壁垒,否则国产动力电池将会失去自己的地盘。

    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行业所需要的或许并不是政府过多的扶持,而是自身对于技术的不懈努力。我国不应该对企业过度保护,否则,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将没有进步。智能手机产业就是实证。在政府没有过多保护的情况下,一开始中国企业的表现很糟糕,几乎是全军覆没,但卧薪尝胆之后,这两年却高速崛起。

    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政府没有保护,海外领先企业都可以平等地到中国来生产销售,中国企业由此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在重重压力下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闭门造车的结果是造不出车,开放的结果是我们能够迅速地学习和赶超。谁都可以生产动力电池,但应用到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产品一定要经得起消费者的考验。

    对于众多国内中小动力电池企业而言,拒绝浮躁,沉下心来搞技术储备,尤其是注重对于前瞻性技术的研发积累,才是突围的关键。

    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国内企业对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的研发集中在工艺层面,而相关机构在研究技术产业化环节也有所缺失。因此,将多方力量联合起来,搭建公共的共性研发平台意义深远。同时,国内电池工艺一时间还难以与国际大型企业媲美。企业除了要掌握核心技术,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工艺设备,提高工业水平,真正研发制造出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

    产业弱小仅靠保护是不会发展壮大的,充分的市场竞争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